[ 鐘文化]我對手工品的追求可謂越來越癡狂。癡即癡迷,流水線上量產(chǎn)的東西太過“冰冷”,一個模子刻出來的,毫無靈魂可言。機器無心,而手卻與心相連,每一件手工制品都能讓我感受到匠人們所傾注的熱忱和心血,那種“溫度”。于是,我開始瘋狂的追逐日常生活中的手工用品,從衣服、鞋、皮具、眼鏡框……小到我iphone的手機套都會去尋找純手工制作的。
而在我買回的這些手工用品中,大部分都標注或是刻有“made in Japan” 或者 “handmade in Japan”。不得不說,如今日本的手工品乃至手工藝都是亞洲保存和發(fā)展最好的,已非現(xiàn)今的中國所能比的。據(jù)資料實際了解,許多奢侈品牌的亞洲區(qū)發(fā)售手工類商品已經(jīng)全部由日本手工匠人代做。如果尋根求源的話,許多日本手工藝的業(yè)種和技術,包括思考問題的方法,都是來自中國。但是,如今日本傳統(tǒng)手藝的保存和發(fā)展已經(jīng)成為中國文化戰(zhàn)略的一個楷模。
較之歐美,日本仍然是一個享受手工藝的國度,這是值得注意的。各地有著各自特色的產(chǎn)品,至今還在繼續(xù)用手工制作。例如手抄紙、用轆轤制作陶瓷器等,像日本這樣依然興盛的國度可能已經(jīng)為數(shù)不多了。
而遠在歐洲的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,遂將日本手工藝創(chuàng)新地移植到之上,呈現(xiàn)出方寸間的精湛日式和風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手工藝在腕表上的應用,看看這些綻放在腕間的精湛手工藝。
折紙工藝
折紙藝術最早起源于中國,也有記載說是西班牙人最早形成了折紙工藝,但真正將其發(fā)揚光大的無疑是日本人。折紙工藝品最早在日本是作祭祀之用,至造紙普及化后才盛行于民間。日本人一向把折紙視為他們的國粹之一,至今甚至形成了全國小學生的必修科目。他們認為練習折紙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外,還可以啟發(fā)兒童的創(chuàng)造力和邏輯思維,更可促進手腦協(xié)調(diào)運用。
日本傳統(tǒng)折紙工藝
據(jù)史料有確切文字記載的,要追溯到井原西鶴在1680年的俳句中提及折紙作品“雄蝶?雌蝶”。而在室町時代,人們喜歡用紙包好禮物送人,這被稱之為“折形”,伊勢貞丈所著的《包結(jié)記》,對折形進行了講解。
日本現(xiàn)代折紙藝術則公認來自被譽為“日本現(xiàn)代折紙之父”的吉澤章,傾畢生精力于方寸之間,正是他的作品激起日本國民普遍追求精雕細琢方面的審美取向。
而折紙所用的紙張,規(guī)格也頗有講究。通常是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,也有邊長5厘米、7.5厘米、24厘米及35厘米等多種規(guī)格。顏色也各式各樣,有雙面彩色的,有顏色濃淡不一的,有加入水珠等特殊圖案的,還有表面二等分或四等分,每等分各一種顏色的。要折疊出復雜的作品,則還需要自行對紙張進行加工。并且為了作品能長時間保持一定形狀而不至于軟塌,需要在薄型日本紙背面裱襯金屬箔。
用紙折成的龍
記得我曾經(jīng)在youtube上看過一段視頻,內(nèi)容是日本的折紙電視賽冠軍得主神谷哲史(名字不好找啊…)用紙折出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龍,讓我記憶猶新。
Dior Grand Soir系列No.28
法國著名品牌迪奧則從日本的傳統(tǒng)折紙工藝中萃取靈感,運用在其腕表的Grand Soir系列中,推出了5枚獨一無二的腕表,編號從27到31。這款編號為28的表款,搭載制造的Elite,白色的珍珠貝母表盤、綠色的鈣鋁榴石、粉色緞面和漆皮表帶營造的色彩組合充滿春日氣息,三角切割海藍寶石點綴表盤間顯得大氣時尚。無處不在的幾何切割寶石,貫徹日本折紙藝術,令這枚腕表帶有脫俗的氣質(zhì)卻又璀璨華美。
手鞠工藝
說到這日本手鞠,也可以說是“手鞠球”,源自中國唐朝時的“蹴鞠”。盛唐時期,由日本派來的“譴唐使”帶回日本,并自貴族運動普及至民間直至發(fā)揚光大。而十分遺憾的是,作為源出國的我們,卻早已失傳。初時,這來自中國的蹴鞠普通無奇,但經(jīng)過幾個世紀的傳承,卻被日本人越做越好,以至成為鎮(zhèn)宅或是祈福的神物,再沒人舍得拿去踢了。
手鞠球
手鞠最初是小孩玩的球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變成一種藝術。從簡單的縫線針法一步步發(fā)展出復雜的幾何線條刺繡和圖案,色調(diào)配搭和諧精致,集刺繡、編織、構(gòu)圖為一身的高級工藝品。
而日本人相信,手鞠里住著貪財怕死的“稻禾”,也就是我們說的狐仙。因此,生病時放于枕邊,或是外出時感到危險,日本人會將它帶在身邊,或用來鎮(zhèn)在家宅。據(jù)說,當主人遭遇危險或有異靈來犯,“稻禾”為求自保,就一定會跳出來搭救主人性命。記得曾經(jīng)看過一部漫畫叫《結(jié)界師》,男女主人公的狗仙還是狼仙出現(xiàn)的時候身邊就會有一個手鞠。
Arceau Temari腕表
這些精美絕倫的手球工藝,不僅啟發(fā)了愛馬仕絲巾的創(chuàng)作靈感,更被愛馬仕運用在其 Temari腕表中。腕表以18k白金制作,表經(jīng)34毫米。鉆石以雪花鑲嵌方式密鑲,表殼鑲嵌675顆鉆石,表冠則有27顆,包含一顆玫瑰形切割鉆石(總重約4.43克拉)。表盤將鉆石結(jié)合黑瑪瑙、白色珍珠母貝、青金石或蛋白, 以細工鑲嵌工鑲重現(xiàn)其中一款手鞠圖案。 每一枚腕表的表盤,運用傳統(tǒng)鉆石鑲嵌和寶石的細工鑲嵌技藝雕琢而成。
蒔繪工藝
蒔繪為漆工藝技法之一,在日本到處可見漆器的身影,日常食具、用具、裝飾工藝品、建筑……漆器無處不散發(fā)著它特有的魅力,而“蒔繪”正是日本獨特的漆器裝飾技法。
蒔繪工藝食具
蒔繪工藝產(chǎn)生于奈良時代,及至公元八至十二世紀發(fā)展愈趨成熟,成為一種藝術形式,十七世紀至今更成為主要的裝飾工藝,蒔繪技術也隨之愈來愈成熟。從十世紀中開始,此技術靠其精細的制作過程、畫面清晰卻不失朦朧感的特質(zhì),充滿詩意的寓意,在眾多藝術形式中脫穎而出。以金、銀屑加入漆液中,干后做推光處理,顯示出金銀色澤,極盡華貴,時以螺鈿、銀絲嵌出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。以淡雅而優(yōu)美的表現(xiàn)形式,不拘泥于自然景象的描寫,將其歸納為紋樣,以比較自由的蒔繪形式來表現(xiàn)繪畫一般的效果。在技法上,出現(xiàn)了研出蒔繪、平塵、沃懸地等。
蒔繪套表
江詩丹頓從2010年開始分三年推出三個不同主題的蒔繪套表。第一年推出以具有長壽的意涵的“歲寒三友”松、竹、梅主題。第二年所推出分別意味著長壽、好運及力量的龜、蛙、鯉魚主題。而在2013年則推出了該系列的第三套腕表,名為“雪月花”, 傳頌對四季之美的致敬,以花見、月見、雪見為題。
除了主題的設定之外,在腕表的設計上也頗具巧思,為了讓蒔繪的裝飾藝術與制表工藝能夠在腕表的設計上等量齊觀,特別將蒔繪面盤以「璧」─繪有圖樣的璧面特別在中央留有圓孔─的樣式呈現(xiàn),讓佩戴者可以在鑒賞琺瑯表盤上獨具匠心的蒔繪圖紋的同時,也可以欣賞到隱藏在腕表里做工細致的1003 型機芯,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枚1003手動上煉機芯也是大有來歷,這是江詩丹頓在1955年為了慶祝品牌200周年所推出的一枚經(jīng)典超薄機芯,直徑21.05毫米,厚度1.64毫米,大約相當于一枚20分瑞士法朗硬幣的尺寸,也是當時世界上纖薄的機械機芯。
除了江詩丹頓,也曾推出過蒔繪工藝的腕表。這里要解釋一些誤區(qū),在網(wǎng)上經(jīng)常有人將蒔繪或漆繪的腕表稱為浮世繪,這是錯誤的。蒔繪是漆繪工藝里的一種,都是一種工藝技術。而浮世繪則是指日本的風俗畫,版畫,可以說是一種繪畫風格。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,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。
浮世繪的字面意思為“虛浮的世界繪畫”?!案∈馈眮碜苑鸾逃谜Z,本意指人的生死輪回和人世的虛無縹緲。即,此岸或穢土,即憂世或塵世。日本語言中自“浮世”一詞出現(xiàn)開始,就一直含有暗指艷事與放蕩生活之意。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,主要描繪人們?nèi)粘I?、風景、和演劇。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。
浮世繪作品
最后送上一幅浮世繪作品供各位表友們細細品味,今天的話題也告一段落。還是開頭所說的,手總是與心相連的,這就是之所以手工藝會讓人感到“溫度”。因為這并不是單純的手工勞動,其背后有心的控制,通過手來創(chuàng)造物品,這才是賦予物品美的性質(zhì)的因素。手之作業(yè),心之作業(yè)。(圖/文 宇宙之表 董航)